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人力):國際貿易
一、國際貿易的含義和分類
國際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同其他國家(或地區(qū))之間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國際貿易的分類
分類標準 分類結果
(1)根據(jù)貨物移動方向 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照商品形式 貨物貿易(有形貿易)和服務貿易(無形貿易)
主要區(qū)別是:貨物貿易的進口和出口需要經過海關手續(xù),而表現(xiàn)在海關的貿易統(tǒng)計上;后者不經過海關手續(xù),通常不顯示在海關的貿易統(tǒng)計上。二者都是國際收支的組成部分。
二、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1.絕對優(yōu)勢理論(熟悉)
絕對優(yōu)勢理論是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絕對優(yōu)勢理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jié)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2.比較優(yōu)勢理論(掌握)
大衛(wèi)?李嘉圖在19世紀初提出了比較優(yōu)勢理論。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只要兩國之間存在生產成本上的差異,即使其中一方處于完全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fā)生,而且貿易會使雙方獲得收益。
(3)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開始從生產要素稟賦的差別來解釋各國生產成本和價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國際貿易的基礎,這就是要素稟賦理論。要素稟賦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要素稟賦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根據(jù)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如中國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
(4)規(guī)模經濟貿易理論――當代貿易理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
大規(guī)模的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各國利用規(guī)模經濟來生產有限類別的產品,同時通過國際貿易實現(xiàn)產品的流動,這樣才能實現(xiàn)國際分工的規(guī)模效益,這是現(xiàn)代國際貿易的基礎。
三、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
影響出口貿易的因素 影響進口貿易的因素
(1)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 (1)一國的經濟總量或總產出水平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經濟總產出水平越高,經濟總量越大,則進口貿易額就越大。
(2)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
(3)匯率水平
對外貶值,將增加出口,同時也有利于增加本國旅游收入及其他勞務收入;反之則相反。(注意書中關于匯率的說法比較混亂,有時是按直接標價法說,有時是按間接標價法說,關鍵注意本幣是對外貶值還是升值) (2)匯率水平
貨幣升值(購買力增強),則進口將增加,反之則相反。
(4)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和需求結構 (3)國際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水平的高低
(四)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熟悉)
政府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干預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yè)免受國外競爭者的損害,維持本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對進口貿易的干預 對出口貿易的干預――出口補貼
關稅限制(壁壘) 直接補貼
非關稅限制(壁壘) 進口配額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視性公共采購、技術標準和公共衛(wèi)生檢疫標準 間接補貼 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
實行出口補貼的目的是降低本國出口產品的價格,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擴大出口。
注意外貿依存度的概念: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進出口總額占其GDP的比重。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jié)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